报告题目: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前沿论坛(厦门站)
主讲人:
特邀讲者:陈为博士,浙江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浅谈支撑可视化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思维
特邀讲者:洪晓鹏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基于记忆拓扑保持的深度增量学习
特邀讲者:徐明亮博士,郑州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工业智能质检
特邀讲者:过敏意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人工智能助力新一代云计算的发展
特邀讲者:钟必能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运动目标检测、重识别与跟踪
特邀讲者:任文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演讲题目:图像视频复原方法研究
时间:2022年2月25日(星期五)13:00-17:00
地点: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多功能厅
摘要:
云计算是我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特别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为代表的云计算提供商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基础架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据IDC预测,到2021年底,预计80%的应用开发部署都将基于云端。为此,以单机程序搬迁、虚拟机构建以及分层服务为典型特征的传统云计算已不适应于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求。同时,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应用也给云计算在实时性、低延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QoS要求。为此亟需发展以微服务和无服务器计算为特征的新一代云计算技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云计算团队近5年的工作,本讲座将从云原生的微服务调度和无服务器容量规划为抓手,介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云原生构建方法; 同时,介绍基于新一代云计算技术,如何在负载突变、低吞吐、和混合部署等场景下增强人工智能应用的能力。
报告人简介:
过敏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CCF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的研究,在各种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了450多篇论文,著述英文著作4部。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等。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多项。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Computing主编并长期担任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等国际著名期刊的编委。
摘要:
面临知识不断快增化、低值化、碎片化的信息社会,人类的思维能力受到了新的挑战,如个人的认知带宽限制,信息提取难度加大等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何融合创新,以应对未来的相关挑战将成为重要话题。视觉思维系统是人类最关键的思维系统,也是可视化学科重点关注的思维方式。将不同思维模式同人类视觉思维系统进行融合创新是可视化的重要研究手段,我们将会讨论一下相关案例,来展现不同思维模式,不同学科的思考方式同人类的视觉思维能力如何结合。
报告人简介:
陈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导,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AD&CG专委会秘书长。研究方向是大数据可视分析与人机融合智能,出版教材和著作多部,发表50余篇IEEE/ACM 汇刊论文,担任7个国际SCI期刊编委或主编、多个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主席。获省部级科技奖3次、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发明奖1等奖1次、可视化领域顶级会议最佳论文提名奖4次。
摘要:
没有质量强国,不可能实现制造强国。工业智能质检技术与装备在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体现了国家战略与技术融合的双重叠加效应。本报告围绕工业智能质检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落地实践,从背景与国家需求、实验床科学装置、关键技术与进展三方面汇报团队近年来的相关工作。
报告人简介:
徐明亮,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执行院长,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副主任。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工委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虚拟现实分会副主任、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首席专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重点/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专项(国防)等国家级民口、军口项目10余项,以及企业重大横向等其它各类项目30余项,在ACM/IEEE系列汇刊、CVPR、ICCV、IJCAI等国际顶级期刊与会议发表(录用)论文100余篇,提出稳健智能、极限成像计算、社会模拟器等创新理论,研制了航保作业规划系统、新型非视域成像仪器、工业质检服务平台、河南美钥健康码系统等多套自主软件与装备,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一等奖,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国防效益。
摘要:
本报告将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在学习新任务新知识时的 “灾难性遗忘”困境,围绕“记忆”的形式化,“记忆”的重要性质,以及“记忆”重要性质如何保持等问题,简要汇报我们在深度网络灾难性遗忘抑制方面的工作,重点介绍学习与记忆相融合的深度增量学习框架,探讨拓扑保持网络的使用、拓扑保持正则项的设计和增量学习的实验设置等内容。
报告人简介:
洪晓鹏,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历任芬兰Oulu大学博士后、Docent(芬兰副高、博士生导师)和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澳洲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校区访问教授。在深度连续学习、视频监控、多机器人策略分配和脸部微小运动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多年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面上基金、芬兰信息技术学会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在IEEE会刊和CCF A类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面部微小运动分析方面的相关工作见诸美国《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等国际权威媒体专文报道并获IEEE芬兰区最佳学生会议论文奖。带队获ECCV20 Visdrone挑战赛无人机航拍多目标追踪赛道等多项重要国内外比赛的冠亚军。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情感计算与理解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VALSE)执行领域主席。受邀担任PRL和SIVP等期刊的客座编委和主流国际会议IJCAI、AAAI、ACM MM和ICME的AC或SPC。
摘要:
运动目标检测、重识别与跟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过去十几年来随着大量代码和数据集的公开,运动目标检测、重识别与跟踪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次报告将首先回顾运动目标检测、重识别与跟踪的研究进展。然后介绍课题组在图像质量增强、运动目标检测与重识别、视觉目标跟踪、神经网络结构搜索与优化等方面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
报告人简介:
钟必能,教授、博士生导师、漓江学者。现工作于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1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本硕博学位。2007年、2008年和2017年分别在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美国东北大学做访问研究。2010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和视频理解与计算。主持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等20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包括国际期刊IEEE TPAMI、IEEE TIP、IEEE TNNLS、IEEE TMM、IEEE TCSVT、IEEE T-CYB、Pattern Recognition、Information Science等,以及国际会议CVPR、ICCV、ECCV、AAAI、IJCAI、ACM MM、ICLR等。谷歌学术被引用6448次,单篇最高引用1917和1877次。获2020年CVPR智慧城市挑战赛赛道一全球亚军。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近30项。2015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6年度分别获得第十二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九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摘要:
本次报告主要介绍图像视频恢复及增强的方法研究,针对图像成像过程中模糊、雨雾,低分辨率,低动态范围等不同质量退化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首先介绍几种图像和降质核的结构先验知识及其用于图像重建的方法。其次,介绍通过结构先验引导的深度网络构造方法,分别约束网络参数初始化,关键特征学习,和网络架构设计,从而改善图像视觉效果以及深度网络的可解释性。另外,随着4K设备的普及给快速实时的超高清图像视频处理带来新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报告进一步介绍几种针对4K超高分辨率视频实时处理的解决方案。
报告人简介:
任文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天津大学与加州大学Merced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图像视频处理相关问题。在本领域内国际主要期刊和会议IEEE TPAMI/TIP/TIFS、IJCV,CVPR/ICCV/NeurIP/ECCV等发表CCF-A类学术论文40余篇,包括4篇ESI高被引论文。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青年编委,北京图象图形学会理事等。曾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及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等。
邀请人:人工智能系·纪荣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