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billow实践队去年获得学校重点团队立项,并获评学校优秀团队。时隔一年,billow实践队人员重建,如期回归,再度出发。和去年相似,billow实践队均由软件学院同学组成。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落于分析旅游发展对鼓浪屿的影响与改变,了解其开发保护现状,为保护与传承闽南文化并宣传鼓浪屿申遗贡献绵薄之力。
实地调研前,组员们搜集并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料,对闽南文化与申遗进展形成初步的了解。同时,数媒组同学以此为基础,构思申遗纪录片的主线与情节,设置关键点,反复修改,逐层细化。待故事模板定型后,组员转而着手演员联系、器材准备等事宜,并多次登上鼓浪屿实地考察,模拟场景,提升可行性,为纪录片的正式拍摄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7月2日,实践队一行人登上鼓浪屿,兵分两路,各司其职,数媒组同学负责纪录片全程的导演与拍摄,其余组员则是投入对当地居民、游客以及商家的采访,以此了解大众对于闽南文化保护的看法以及对于鼓浪屿申遗的态度。
首先,采访组探访了鼓浪屿上的非原住民商家,受访商家知晓申遗的消息,但是对于申遗的形式很是不满。诚然,对于商家而言,游客是他们收益的来源,而鼓浪屿申遗所做的种种“形式化”改造,使得游客登岛便利性下降,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家的利润。
随后,组员们将目光转向鼓浪屿上的游客。当问及游客受鼓浪屿吸引的原因时,统一的回答不出所料是其日趋火爆的知名度,而欠缺对闽南文化的了解。沿海经济的发达与旅游业相互促进,推动发展,以至于鼓浪屿当今浓重的商业气息与游客先前的想象大相径庭,有所期待,有所失望。也正因如此,大多数游客表示支持鼓浪屿申遗的选择,希望往日的世外桃源能逐步回归质朴。
伴着脚步的前进,采访组渐渐靠近居民区并拜访了鼓浪屿的原住居民。借由他们深藏记忆中的描述,组员们仿佛能还原那个幽静且迷人的小岛风貌,听到日夜不息的悠扬琴声。然而街边喧嚷的叫卖、单反不止的咔嚓声打破那残留的美好,闽南文化孑遗也愈发难以寻觅。提及对于申遗的看法,老居民们表示不是非常赞成,为了申遗而做出的一系列改造,进一步破坏了鼓浪屿的原本面貌,同样违背了申遗的初衷。
此番实践调查已然渐入尾声,经由数据分析,就鼓浪屿申遗而言,贴近大众真实情感的采访实乃反对的声音多于支持的一方。众多游客慕名来到鼓浪屿,固然带来了经济效益,促使鼓浪屿加速商业化,却降低了本身的好感度,居民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这是闽南文化在商业化进程中的缩影。应该加快合理修复并妥善保护历史遗迹与文化传承的步伐,使得鼓浪屿获得更多方面切实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