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日,学生处主办,我院承办的国际学生感知中国之走进“福”地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在学生处朱天然老师和我院辅导员易恩亚老师的带领下,12名来自俄罗斯、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的国际学生走进闽西,游览闽山闽水,了解客家文化,探寻厦大旧址,学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
访土楼 习民俗 悟文化
师生们首先奔赴龙岩市永定区,参观了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在振成楼前,导游向大家生动地介绍了这些古老而又略显神秘的圆圈建筑。跟随着她的步伐,土楼里的客家生活一步展现在眼前——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风格精巧的建筑、独特的聚居方式,让学生们在赞叹中学习感知土楼蕴含的儒家“大同”思想和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
寻旧址 温历史 承校训
在夕阳的映衬下,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旧址庄重沧桑,参天古树掩映下的“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师生们在导游深情的讲解下,了解了古田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伟大实践。
20日上午,师生们来到了有“ 红色小上海 ”之称的长汀县,这里不仅是客家首府,更是闻名的革命老区,同时,也见证了厦门大学校史上的一段峥嵘岁月。八年烽火硝烟中厦大弦歌不辍、自强不息坚持办学,铸就“南方之强”辉煌的历史点滴,展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一所大学的顽强坚守。在场师生认真聆听了长汀八年办学的艰苦历史,对厦大四种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游山水 学理念 悟经验
多山、多水、多绿的八闽大地,是绿色文化圣地,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践行地。师生们陶醉于长汀的绿水青山,也好奇着这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的经验。带着这些疑问,师生们来到最后一站——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博物馆内的十多个展厅错落有致,细致呈现了长汀创新的“生态党建”模式,生动展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长汀人民“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师生们一齐学习生态建设和水土治理的典范,进一步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行程即将结束,师生们对本次活动展开热烈的交流。来自缅甸的岳永彬感叹道,本次活动让她真正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从在汉语第三课《活在山坳里的历史》中学习了《神秘的东方古城堡》一文后,她便对客家土楼心生向往。“土楼不土洋楼羞,古城真古今风流”。此次旅途,她终于得以亲见活着的历史,还在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中学习了中国在水土治理方面的卓越成就,可谓收获良多。来自越南的翠平表示,土楼作为福建的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同时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百闻不如一见,亲自走进几百年神话般的山区土楼建筑,深入探知客家人居住习俗,感受团结一致、和睦相处的文化氛围,让她得以真正贴近中国,真正体会中华文化、老百姓的思想生活。
赏“福景”、传“福艺”、兴“福潮”。本次活动是我校国际学生感知中国之走进“福”地系列活动之一。通过紧凑丰富的访学参观活动,国际学生们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用眼睛发现国情社情,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对中国的全面认识,让这丰富的文化体验转化成篇篇动人的中国故事。
文/李涛、易恩亚
图/郑祎航